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玉兰花。明代。文徵明。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秋晚归棹。清代。王继香。病起出访友,一棹乘风轻。回舟趁斜照,秋气分外清。遥山何蜿蜒,秀极不可名。层云漏日气,白如匹练横。风禾翻青黄,霜枫交碧赪。澄江泻浩瀚,长桥势如扃。菱罫迷归途,鸥凫导之行。港曲农户聚,树古村社灵。隔坞动歌吹,渔唱若为赓。莫色苍然来,勌羽还林坰。日落万象隐,但见佛火明。一星冷萤度,四野寒螀鸣。掩篷瞑趺坐,身仄心转平。须臾达北郭,街
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留小诗命同赋。宋代。郭明复。道人昔日来开山,山鬼悔泣门不关。一时梵宇借岩麓,千载绝景归人间。松萝郁勃树旌纛,水泉丁东鸣佩环。两苏寂寞涪翁死,杖屦谁与同跻攀。
次韵成季尚书喜雪。宋代。綦崇礼。衰年忧患百侵凌,胸次聊凭诗澡雪。寄情山水时自娱,不求赏音弦莫绝。身显岂忘庄舄吟,量能盍止周师任。闲中之趣难具陈,赤城慵卧七回春。终南捷径犹可疑,海滨老矣谁见称。积雪加寒固应尔,且为北人汤饼喜。
夏日晚发夏津至清平公署阻雨赋五言长排十八韵。明代。饶相。南迈清平道,长途畏日炎。青衾方敛箧,红影已穿帘。命仆催供馔,呼童早束襜。登舆驰古道,捲幔见残蟾。清景环苍翠,宜人屡顾瞻。须臾云气布,渐觉太阳潜。策马穿杨去,鸣鸠作雨占。泼墨中天满,流膏四野沾。飞来盈漠漠,洒后更纤纤。品汇皆生色,炎威已解严。弛詹憩行署,倚槛独掀髯。无客供清话,横毡且黑甜。片时成梦寐,一枕觉安恬。队队云犹作,霏霏雨未厌。空濛迷近甸,点滴落前檐。仆马交愁湿,旌旄暂此淹。有年方慰望,竟日更无嫌。雨后偏多兴,题诗走笔尖。
新居秋夕寄李廓。唐代。姚合。羁滞多共趣,屡屡同室眠。稍暇更访诣,宁唯候招延。愧君备蔬药,识我性所便。罢吏童仆去,洒扫或自专。古巷人易息,疏迥自江边。幸当中秋夕,复此无云天。月华更漏清,露叶光彩鲜。四邻亦悄悄,中怀益缠绵。兹境罕能致,居闲得弥偏。数杯罢复饮,共想山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