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披荦确履苍虬,曲径穿云古洞幽。只尺风烟千里外,居然人境见丹丘。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二。明代。文徵明。行披荦确履苍虬,曲径穿云古洞幽。只尺风烟千里外,居然人境见丹丘。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自诒。宋代。陆游。足蹇须人惯,颜衰著黶多。饭迟惟静卧,酒至亦高歌。蝗死繁蔬甲,霜清长药窠。经旬邻父病,且喜复来过。
河东试院即事三首 其二。元代。周伯琦。老槐俨立拂穹苍,庭户森然白昼长。地绕汾流常沮洳,山违松汉半微茫。西河旧是诗书里,曲沃今为农圃场。蟋蟀在堂秋欲暮,绝怜俭俗尚陶唐。
三国门。吴后主。唐代。周昙。吴宫季主恣骄奢,移尽江南百媚花。一旦狂风江上起,花随风散落谁家。
秋风歌上游丞相及台谏。宋代。宋伯仁。噫吁嚱,秋风从天来,一扫酷吏热。嗷嗷天下心,无复苦炊爇。丛丛篱边花,幽香知素节。与花同一啸,世事花能说。前兮酷暑在,击楫志如铁。岂无如谢安,围棋声未歇。胸中森甲兵,千里胜自决。诗人扪虱穷,忧时心惙惙。歌秋风兮歌国风,问知音兮问豪杰。
昌化县西广福寺前岭上有古松一株甚奇每过其。宋代。汪莘。虎攫龙跧数百秋,滩声长绕半天流。老僧不与人间事,独立门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