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说于公治狱仁,还闻韦氏薄籯金。生儿已副高门望,作室能忘肯搆心。
一脉承传书种在,百年培养庆源深。庭前手植三槐树,会见森森长碧阴。
贺东畬钱先生搆别墅。明代。文徵明。共说于公治狱仁,还闻韦氏薄籯金。生儿已副高门望,作室能忘肯搆心。一脉承传书种在,百年培养庆源深。庭前手植三槐树,会见森森长碧阴。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思帝乡。五代。孙光宪。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堂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虞美人·群花泣尽朝来露。宋代。辛弃疾。群花泣尽朝来露。争奈春归去。不知庭下有荼。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淡中有味清中贵。飞絮残英避。露华微渗玉肌香。恰似杨妃初试、出兰汤。
南山旅舍与故人别(一作商山道中)。唐代。崔涂。一日又将暮,一年看即残。病知新事少,老别旧交难。山尽路犹险,雨馀春却寒。那堪试回首,烽火是长安。
笛。唐代。丁谓。衡阳裁翠簳,梦泽剪霜柯。妙制非丘仲,知音赏列和。赋因怀旧得,曲为写情多。三弄青溪侧,风流奈尔何。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 其十六。南北朝。萧衍。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