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长安望阖闾,风烟漠漠九秋馀。正思黄叶南朝寺,忽把飞云慧远书。
东壁磨碑知有待,北窗悬榻竟何如。自怜白首无禆补,虚弃閒缘卧直庐。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七 昭庆寺寄守山。明代。文徵明。搔首长安望阖闾,风烟漠漠九秋馀。正思黄叶南朝寺,忽把飞云慧远书。东壁磨碑知有待,北窗悬榻竟何如。自怜白首无禆补,虚弃閒缘卧直庐。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除夜有感。明代。魏时敏。迢递离乡国,萧条感岁华。宵声悲鼓吹,月色浸梅花。残历愁中尽,流年梦里加。亲闱千里隔,回首重咨嗟。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南北朝。谢灵运。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九华山。清代。邓辅纶。一乌将九子,飞集皖江边。精诚忽化石,散作峰头莲。问莲方含萼,何时扬芳鲜。葩舒小十丈,艳发迟千年。将期王子晋,乘莲证金仙。果有新罗僧,来结净土缘。自言彼王子,万里投禅关。爱兹菡萏荣,辞彼蕣华妍。污泥讵难处,烈火焉能然。安养莲胎中,一朝生梵天。朵朵凌朱霞,翩翩翔紫烟。嘉名谪仙锡,异事神僧传。伊余缅元栖,况乃资丹诠。坐惜秋水駚,逾眷云峰攒。峰遥不可即,道阻何由攀。愿接灵凤翼,高飞入云间。
和用韫七夕二首 其二。明代。余继登。秋净云霄冷绛河,黄姑织女夜相过。鹊桥渺渺平如掌,不似人间风浪多。
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轻棹往返颇谐素心因成四韵。唐代。方干。湖北湖西往复还,朝昏只处自由间。暑天移榻就深竹,月夜乘舟归浅山。绕砌紫鳞欹枕钓,垂檐野果隔窗攀。古贤暮齿方如此,多笑愚儒鬓未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