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蕟连畦绿,枇杷满树黄。前檐临涧逼,后径入山长。
桑柘肥春雨,鸡豚散夕阳。子孙知几世,老死不离乡。
田家杂兴五首 其五。明代。周是修。荜蕟连畦绿,枇杷满树黄。前檐临涧逼,后径入山长。桑柘肥春雨,鸡豚散夕阳。子孙知几世,老死不离乡。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周是修。(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隐者山房。明代。张羽。家住白云深,好山青对门。树肥花结子,土暖竹生孙。猿挂枯松折,牛行浅水浑。自云归隐后,懒与俗人言。
送林伯虎 其二。宋代。赵汝燧。玑衡占东南,老人方昭回。明庭聚耆德,公难卧蒿莱。行行出东门,丹心趋玉阶。雪棹乘兴尔,云岫何心哉。了却济世缘,应念金石台。天街跃马馀,就访孤山梅。和靖有两鹤,他日骑归来。
寄礼部刘郎中。唐代。令狐楚。一别三年在上京,仙垣终日选群英。除书每下皆先看,唯有刘郎无姓名。
山居杂颂七首 其四。宋代。饶节。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