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地藏人肇文,天泉左右交流新。莫言洙泗人天远,同地同天同此人。
云谷左天泉作。明代。湛若水。天作地藏人肇文,天泉左右交流新。莫言洙泗人天远,同地同天同此人。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谢君仪携酒要客慰唁愁寂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佳客过穷巷,良朋复可要。静缘棋局乱,愁逐酒杯销。花底莺声度,林间雨点飘。晚春频一醉,何必拟松乔。
送刘孟卿游天台雁荡二山。宋代。黄庶。治源先生高七十,山水病僻不可瘳。灶无炊烟不顾计,穷幽极怪如仇雠。有时清风明月对景,霹雳拔却大树不回头。四方泉石朝入耳,杖屦百里夕已投。大笑箕山不敢出,走避轩冕岂自由。天台雁荡泼上心,暑焦毛发不肯留。索纡长淮下平席,倒指计日观怒涛。君诗功刻造化骨,吴越气象当先愁。古今吟力未到处,好句愿备幽人收。此行诗是图画画山笔,归日借我目一游。
渊明祠。明代。宋濂。官航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折腰竟辞彭泽米,攒眉宁种远公莲。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伟。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寄李总管。元代。曹伯启。十载峨峨仰重名,荆州一识快生平。金闺通籍能忘势,瓮牖垂交亦尽诚。秋月共观山北政,春雷同震斗南声。龙门不少簪裾客,愿逐朱轓上玉京。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五代。和凝。银字笙寒调正长,水纹簟冷画屏凉。玉腕重因金扼臂,淡梳妆。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