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宜将四辅看,上山扶上万寻峦。万寻峦上千寻石,撒手应知著步难。
西樵山行示周生学心刘生廷绎周生荣穗谢生锡命。明代。湛若水。四子宜将四辅看,上山扶上万寻峦。万寻峦上千寻石,撒手应知著步难。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骑立山祷雨诗二首 其一。宋代。赵鼎臣。绝壁临无地,飞泉落半天。潭中看止水,涧下响惊川。江汉威南及,嵩邙势北连。寻山应最易,骑立众峰前。
和黄山谷读杨妃外传五首 其四。南北朝。王寂。环子竟逢山下鬼,老翁空叹木牵丝。年年牛女相逢夕,记得凭肩私语时。
余叔二人岁方再稔相继辞代远承凶问泣赋此篇。明代。皇甫汸。两年悲骨肉,奄忽委荒丘。共尽台空夜,先零树已秋。山经薤草宿,人罢竹林游。独惜平原泪,多因叹逝流。
和君时弟有感。宋代。彭汝砺。鬓发非蓬草,秋来亦自衰。简书公迫促,岁月细推移。见客簪裳懒,登楼杖履迟。故园松菊在,归计定何时。
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唐代。张说。绝镇功难立,悬军命匪轻。复承迁相后,弥重任贤情。将起神仙地,才称礼乐英。长心堪系虏,短语足论兵。日授休门法,星教置阵名。龙泉恩已著,燕颔相终成。月窟穷天远,河源入塞清。老夫操别翰,承旨颂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