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山高高霄汉间,常恐相携著步难。收拾临归春景□,□朝何处忆商颜。
送汤九山还古冈 其一。明代。湛若水。樵山高高霄汉间,常恐相携著步难。收拾临归春景□,□朝何处忆商颜。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赠道者。唐代。朱庆馀。自识来清瘦,寻常语论真。药成休伏火,符验不传人。独有年过鹤,曾无病到身。潜教问弟子,居处与谁邻。
玉楼春 次韵答王太常。元代。刘敏中。东生白日西生月。世累驱人何日彻。致身事业蒉为山,过眼纷华汤沃雪。心田莫说谁宽窄。室有空虚生夜白。醒时却校醉时言,笑杀观鱼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