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歌歌罢听吾歌,意了彭殇岂在多。颜氏不违三月后,也须岁月得消磨。
病中次九山韵。明代。湛若水。公歌歌罢听吾歌,意了彭殇岂在多。颜氏不违三月后,也须岁月得消磨。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闰正月二日夜张氏纳妇。宋代。梅尧臣。婚姻贵及时,周有摽梅诗。雪花後争发,人归室且宜。坐中传漏鼓,户外转星旗。环佩遥闻出,当修庙见仪。
踏莎行。清代。吴灏。几日轻寒,晓来细雨。平居何事春心恶。小楼閒梦梦初回,寻思往事如春雾。燕燕于归,春红绻顾。愁余相对春来路。愿春为我伴閒身,芳尊解得留春住。
知维摩燕坐次,可授散花女,俾歌之。以侑茗饮否?艾子,汝为老人书以寄之
问讯花庵主。这一宗、拍板门槌,是谁亲付。逢翰墨场聊作戏,那个是真实语。算惟有、青山堪住。玉立林幽真脱洒,又何妨、白石和泉煮。底用判,云游据。
朝三暮四从渠赋。且随缘、家养园收,自然成趣。此外盘蜗余一室,人我两俱无负。要参到、道心微处。尽做逃禅逃得密,也难遮、拨草来寻路。应为拨,懒残芋。
贺新郎。宋代。冯取洽。知维摩燕坐次,可授散花女,俾歌之。以侑茗饮否?艾子,汝为老人书以寄之问讯花庵主。这一宗、拍板门槌,是谁亲付。逢翰墨场聊作戏,那个是真实语。算惟有、青山堪住。玉立林幽真脱洒,又何妨、白石和泉煮。底用判,云游据。朝三暮四从渠赋。且随缘、家养园收,自然成趣。此外盘蜗余一室,人我两俱无负。要参到、道心微处。尽做逃禅逃得密,也难遮、拨草来寻路。应为拨,懒残芋。
新春访马嵩高草亭留饮。明代。梁以蘅。步履寻春访草亭,东园嘉树蔼青青。忽闻席上娇歌发,时有枝头好鸟鸣。自是陶潜偏爱饮,何妨阮籍未全醒。即看日暖和风至,近拟提壶出近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