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廪归来百揆前,人人皆道似神仙。践形又入天关学,广大高明却似天。
寄题黎似斋辞廪学于天关。明代。湛若水。辞廪归来百揆前,人人皆道似神仙。践形又入天关学,广大高明却似天。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五。清代。朱彝尊。秋泾极望水平堤,历历杉青古闸西。夜半呕哑柔橹拨,亭前灯火落帆齐。
七夕雨二首 其一。明代。王立道。汉渚邀灵匹,幽盟此夜寻。盈盈唯一水,暮暮更为云。洒道流馀润,扬波荡夕氛。含情愁雨绝,随泪点罗裙。
眼儿媚。金朝。元好问。阿仪丑笔学雷家。绕口墨糊涂。今年解道,疏篱冻雀,远树昏鸦。乃公行坐文书里,面皱鬓生华。儿郎又待,吟诗写字,甚是生涯。
挽龚致政二首。宋代。李曾伯。师友龟山出,世家熊楚来。决科轻地芥,种德付许槐。禄享千钟养,年登九袠开。可为朝野惜,袖手老其才。
水调歌头 归燕,和婉紃妹。明代。张绉英。凉风祛溽暑,弹指惜流光。朅来清梦正稳,镇日傍雕梁。可奈金商暗逗,一递一番萧瑟,倦羽怯清霜。归去最无奈,凝睇绕池塘。珠帘底,明月下,黯神伤。主人莫问行客,前路正茫茫。怊怅天涯羁旅,一样凄凉怀抱,相顾总彷徨。惟愿春光好,依旧趁归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