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河北庆阳城,船到江心水逆行。船头波浪舂天起,船底风雷动地生。
李阳江心将至安庆。明代。湛若水。李阳河北庆阳城,船到江心水逆行。船头波浪舂天起,船底风雷动地生。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挽方宋贤四绝。宋代。黄公度。千年忠孝归图画,百卷风骚动冕旒。一尉南州成底事,可怜夜壑遽移舟。
绿蚁红泥集胜流,只鸡斗酒复何求。苍髯耆硕千龄聚,碧海珊瑚一网收。
铭菊颂椒工艺事,撒盐飞絮豁吟眸。大家风范天然具,学识都高更不侔。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 其八 花女士亦芬。清代。祝廷华。绿蚁红泥集胜流,只鸡斗酒复何求。苍髯耆硕千龄聚,碧海珊瑚一网收。铭菊颂椒工艺事,撒盐飞絮豁吟眸。大家风范天然具,学识都高更不侔。
百川至海图为太常杨典簿题。明代。顾清。百川起西北,浩浩东南驰。东驰日夜不一息,共指沧溟同所归。昆崙与蓬丘,相望万里何崔嵬。泯然一气交灌注,馀波直浸扶桑枝。扶桑晓日流虹光,正照君家清平逸老之高堂。堂前嘉树俨成行,红兰紫蕙共芬芳。十年京国劳梦寐,一日海上尘襟凉。翻思年少驰骋日,却似川流初滥觞。川流学海竟到海,君意更比川流长。百年才半未为老,浮天浴日何可量。劝君一卮,祝君寿康。蓬莱清浅我不见,海筹十屋毕竟成荒唐。但愿清平老人百岁长无事,与君终日击壤歌康庄。
送客有感。宋代。释行海。几年不上越王台,独立津亭送客回。风卷潮声归海去,云排雨势隔江来。山藏南渡诸陵树,沙涨西兴一岸苔。秋后风光图画里,栏干十二忆蓬莱。
观尘境尽。总把浮名修整。此假合形骸皆不悟,犹然待、巧妆驰骋。百岁韶华能有几,到七十、难逃逝景。*里面真真,罪业愈重,无由祛屏。如省。当初一点,莹清明炳。速认他、从来呼甚麽,元是圆成光影。又唤金丹仍粒粒,好做主、重令永永。愿凡世、人人个个,回头浇淳休逞。
二郎神·观尘境尽。金朝。王哲。观尘境尽。总把浮名修整。此假合形骸皆不悟,犹然待、巧妆驰骋。百岁韶华能有几,到七十、难逃逝景。*里面真真,罪业愈重,无由祛屏。如省。当初一点,莹清明炳。速认他、从来呼甚麽,元是圆成光影。又唤金丹仍粒粒,好做主、重令永永。愿凡世、人人个个,回头浇淳休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