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不知循去步,已历翠微间。
独立在物表,高视乎尘寰。斯人苦长勤,时去未知还。
高歌发长啸,连山起雾烟。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其一。明代。湛若水。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不知循去步,已历翠微间。独立在物表,高视乎尘寰。斯人苦长勤,时去未知还。高歌发长啸,连山起雾烟。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举世送行皆折柳,汪君独赠一枝梅。寄将春色江南去,更喜幽期梦里来。
青眼故人归锦谷,缟衣仙子下瑶台。相逢欲识东风面,一度披图见一回。
锦谷程时杰休宁汪用和俱客辽东时杰之归也用和以墨梅相贻索予题赠。明代。程通。举世送行皆折柳,汪君独赠一枝梅。寄将春色江南去,更喜幽期梦里来。青眼故人归锦谷,缟衣仙子下瑶台。相逢欲识东风面,一度披图见一回。
答中道小疾见寄。宋代。梅尧臣。嵇康性弥嬾,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老聃有至论,身孰亲於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於梦,食欲来於羹。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缾罂。
兴安县西南石峰秀拔无数。宋代。曾丰。天限华夷数十峰,秦王始凿始相逢。劳民浪辟峤南国,失德徒成身后胸。楚粤未争寻丈远,炎凉无复半分同。宾鸿讳入严关去,吾策如今不似鸿。
题致爽亭。宋代。陈宓。山水围中宅一区,小亭花柳足康娱。勾牵诗思千篇有,斗擞征尘一点无。秉烛风檐费遮逻,闭窗云雾巧闚{外門内俞}。凭谁起唤王摩诘,写作渊明归去图。
送黄宁海南还四首 其三。明代。谢与思。隔岁思君木叶飞,临岐相见语依依。道逢白壁何人合,家在青山几日归。箧有参苓供伏枕,身从鸥鹭解忘机。即今出处何须计,燕市车裘有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