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塞下曲。唐代。薛奇童。骄虏初南下,烟尘暗国中。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一身许明主,万里总元戎。霜甲卧不暖,夜半闻边风。胡天早飞雪,荒徼多转蓬。寒云覆水重,秋气连海空。金鞍谁家子,上马鸣角弓。自是幽并客,非论爱立功。
次韵袁止安太常南归留别。明代。杨士奇。文雅人推贺监贤,承宣数近九重天。优閒有幸沾荣命,宠禄无心及暮年。自斸紫芝充服食,閒骑白鹿傍云泉。挂冠神武谁无意,迟我洪厓玉笥边。
赠宗人士彰。明代。吴与弼。笋舆遥辱到清溪,霜鬓俱怜识面迟。绿酒细论宗族谊,青灯频析古今疑。光先事业根须厚,为已功夫志莫移。别后分阴勤爱惜,重逢未卜是何时。
病起游园。明代。吴与弼。并游无侣又春风,况复兼旬百病攻。幸有馀芳晴烂熳,微吟缓步太平中。
有美一人 其三。宋代。程俱。有美一人在南浦,月明采珠光照渚。瑶衣被体金索缕,独抱幽寒沬烟雨。何当置之白玉宇,为君歌阳春激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