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欲欲跻匡山,照影天地边。南寻五老宅,西访麻姑坛。
下自状元里,秩宗弘治间。予时始通籍,亦获瞻温颜。
今见凤毛种,引雏来蹁跹。问我养毛诀?君家有直传。
问何为真传?直清以惟寅。
赠建昌南城张举人崇。明代。湛若水。吾欲欲跻匡山,照影天地边。南寻五老宅,西访麻姑坛。下自状元里,秩宗弘治间。予时始通籍,亦获瞻温颜。今见凤毛种,引雏来蹁跹。问我养毛诀?君家有直传。问何为真传?直清以惟寅。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与客往天宁素饭以惠山水煎茶。宋代。李正民。精舍閒游结胜缘,老来宁复嗜腥膻。共分摩诘众香饭,仍试华山第二泉。石鼎煎来甘有味,乳花浮处色尤鲜。几年泻卤伤牙颊,吮漱华池便欲仙。
以毅斋曾先生诗法曰能以无情作有情子熊举以。宋代。陈起。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逢人问灵源,要识老牛胎。半生苦迷此,所见只瞢哉。有时面壁求,眼底仍飞埃。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无中写出有,金枝生蒿莱。再拜先生语,段段空中裁。当此意会处,高唱还自咍。如得合浦珠,如获荆山瑰。方信春力到,无地匝苍苔。可怜思花人,区区羯鼓催。我今得密旨,敢熄炉中灰。瓣香为南丰,用酬开灵台。
西施游五湖 其一。近现代。刘咸荥。银蟾天为美人留,雨过娟娟爱素秋。一片姑苏台上月,移来湖畔照扁舟。
悲遣十三章 其四。明代。王彦泓。寻常痛楚苦呻吟,户外遥闻便刺心。今日进房都寂寂,不堪仍向旧床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