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缺复圆,客行久不还。不还岁亦暮,念子屡长叹。
叹罢继以歌,歌竟泪如泉。何时得会晤,所怀万一宣。
秋怀三首寄王庐陵阳明子 其一。明代。湛若水。秋月缺复圆,客行久不还。不还岁亦暮,念子屡长叹。叹罢继以歌,歌竟泪如泉。何时得会晤,所怀万一宣。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落地桃华。明代。张子翼。东风披拂任飘零,新结离离拥翠屏。飞入草堂浑片片,照回檐日故盈盈。轻如天上霞初散,细似人间锦乍成。南北兵戈犹未息,武陵溪畔独寻盟。
松斋秋咏次黄存之韵七首 其三。宋代。裘万顷。牵牛引蔓上东篱,气肃清商雨过时。人意若随天意好,秋光又到菊花枝。
又和单丞咏梅。宋代。陈宓。树杪风来玉佩惊,仙香远胜市廛清。细看一段孤高趣,恰似幽人避世情。
再和。宋代。王十朋。宗老呼佳客,同观郭外湖。融樽常喜满,参酒不言无。草色怀三径,松声忆五夫。公游更何日,旌至定招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