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兰溪门,逍遥望名山。望之已可爱,而况游其间。
窈窕藏境胜,夷旷令心閒。白云昼冥冥,溪流日珊珊。
不见牧羊子,化石只依然。心迹俱寂寞,怅望未能还。
甲戍正月十七日潘仲鲁黄门诸友游金华双龙赤松诸洞二首 其一。明代。湛若水。晓出兰溪门,逍遥望名山。望之已可爱,而况游其间。窈窕藏境胜,夷旷令心閒。白云昼冥冥,溪流日珊珊。不见牧羊子,化石只依然。心迹俱寂寞,怅望未能还。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老学庵夜兴。宋代。陆游。冷卧空斋枕曲肱,饥鹰惊起发鬅鬙。烟霞华岳逃名客,风雪庐山入定僧。槲叶蔽身胜衣帛,金丹照室不燃灯。秃翁自笑无名字,聊向江湖袭旧称。
荆渚逢禅友。唐代。齐己。泽国相逢话一宵,云山偶别隔前朝。社思匡岳无宗炳,诗忆扬州有鲍昭。晨野黍离春漠漠,水天星粲夜遥遥。闲吟莫忘传心祖,曾立阶前雪到腰。
飞布晴岚。明代。左国玑。大地运虚舟,四游靡定止。常留一飞布,挂在晴空里。自从鸿濛开,势逐长空起。白日影丹霄,苍岚照江水。周流千万祀,浩荡何时已。
太上皇帝閤端午帖子词 其四。宋代。汪应辰。金碧丛中翠艾垂,正当午日一朝时。君王自进长生缕,细剪菖蒲泛玉卮。
嘉禾百咏 其三十五 百步桥。宋代。张尧同。旧址依然在,荒墟未百年。还分一桥水,流入几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