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诸僧终未了,更须长钟作生涯。若教心了亦自足,肯羡钟鸣鼎食家。
再访南岩僧家二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禅定诸僧终未了,更须长钟作生涯。若教心了亦自足,肯羡钟鸣鼎食家。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题画兰。清代。郑燮。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拟古宫词七首 其六。明代。徐祯卿。驰道毵毵御柳垂,春风挟弹羽林儿。武皇亲御长杨殿,敕与龙驹控鬣骑。
题嗣濮王芦雁二首 其一。宋代。米芾。偃蹇汀眠雁,萧梢风触芦。京尘方满眼,速为唤花奴。
二十夜。清代。黄景仁。破窗蕉雨夜还惊,纸帐风来自作声。墨到乡书偏黯淡,灯于客思最分明。薄醪似水愁无敌,短梦生云絮有情。怪煞邻娃恋长夜,坐调弦柱到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