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思兮在武夷,线天路上行人稀。九曲棹歌声韵微,齐语楚语群咻之。
予将欲往亮非远,九十出门行杖藜。
九思九歌 其三。明代。湛若水。我所思兮在武夷,线天路上行人稀。九曲棹歌声韵微,齐语楚语群咻之。予将欲往亮非远,九十出门行杖藜。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垓下别姬。清代。孙思敬。铁铸鸿门错,虞兮可奈何。恨填垓下溢,泪洒酒边多。香梦销锋镝,柔肠裂绮罗。君恩酬一剑,妾世误双娥。死别还生别,悲歌接楚歌。八年同帐幄,片席邈山河。玉玦终遗憾,金雕莫漫驮。他时魂化草,舞态尚婆娑。
舟往临江即事。明代。李梦阳。直岸含风细,中江放舸安。地随帆席转,风进晚潮残。霞树迎窗过,晴山卷帽看。遥惊双浴鹭,色举向云湍。
送信云父。元代。杜仁杰。居士身轻日,秋天木落时。山青云冉冉,川白草离离。涉世心将破,怀人鬓已丝。相逢琴酒乐,应怪久违期。
戎州。宋代。苏轼。乱山围古郡,市易带群蛮。庾岭春耕少,孤城夜漏闲。往时边有警,征马去无还。自顷方従化,年来亦款关。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钚。何足争强弱,吾民尽玉颜。
飞来峰。宋代。周麟之。西域崭崱群玉峰,悬崖万丈穿玲珑。世人不识真鬼工,夜半躍起随雷风。天与西湖作奇观,嶷然飞堕群山中。海风吹雨万壑暝,往往密有云相通。遥望烟鬟出林坞,重恋面面青莲宇。孤云起石风生泉,游人六月不知暑。世传飞来我亦疑,摩挲苍璧心更悲。当年禁囿山水远,艮岑一石须人挽。无人把酒酹山灵,飞入君王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