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丘子弟,从宝潭来。来时一念,自天先开。河源涓治,到海不回。
即席送陈梓卿归省携侄来山。明代。湛若水。太丘子弟,从宝潭来。来时一念,自天先开。河源涓治,到海不回。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林良双凤鸣阳图。明代。朱诚泳。岭南画师称国手,出入相门呼老友。意态居然成一家,风流奇绝前无偶。朝阳赫赫来天东,一轮涌出海霞红。羲和如驾复停驭,高冈对峙鸣雌雄。九苞瑞世仍华国,灵囿千年宁复得。文明有象入清朝,指鸟何人敢狂惑。画师文采亦出尘,阿阁清严为写真。眼前多少啁啾状,肯使凡毛易混珍。庭院风清竹梧细,隐约枝头声哕哕。四座周回展卷看,此身如在苍姬世。
陆机宅。宋代。马之纯。只闻二陆住华亭,却有书堂在秣陵。如此弟兄无比拟,翕然京洛有声称。辨亡著论真难及,受命专征若易能。十万河桥俱溃散,儒生虚语不堪凭。
立秋夜明卿元美来集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尘心不自好,岁序莽相催。风起千门乱,秋随二客来。絺衣云共白,纨扇月同开。且莫悲摇落,吾惭作赋才。
立春七首。宋代。刘克庄。古有道人皆朽骨,世无价宝是元身。天公作意相裨补,又见咸淳第二春。
次韵曲水泛舟四首 其三。宋代。苏过。岁晚得膏泽,荞花香满村。稍令催科帖,迤逦不到门。我有贤太守,手抚疮痍痕。未遽舍我去,寿公福祉繁。一饱诚难得,敢忘肉骨恩。争看刺史天,扶携上墙垣。忽惊麋鹿姿,中有诚意存。顾予一廛氓,聊诵野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