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月色好,出山月色微。山月今多少,还载满船归。
自甘泉归西樵夜舟风月甚佳 其二。明代。湛若水。在山月色好,出山月色微。山月今多少,还载满船归。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浣溪沙 癸亥春暮登万里长城。清代。吴灏。塞北春寒尚慊衣。驱车百里古城陂。万山雄峙走龙蛇。山海有情光日月,赵燕秦室早成灰。人间何必百年悲。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唐代。韩愈。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震山岩。宋代。李若水。翠石黏云湿,寒岩带藓深。树函怀古意,水印读书心。经济神犹在,幽栖迳可寻。青毡吾旧物,税驾卧山阴。
天彝生日乡里诸公会于小园赋鹤亭芝瑞诗各次其韵奉谢 其三 次韵吴舜弼。明代。顾清。园林非绿野,宾客盛兰亭。鹤驭迎仙气,芝房染德馨。闻歌思水调,忆别愧山灵。何日抛尘鞅,逍遥共百龄。
秋日登雨花台。明代。陈凤。落叶山中寺,秋风江上台。凤城双阙迥,牛渚片帆来。繁吹暮仍急,清樽醉复开。东篱菊尚晚,留取尽余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