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笔底生春,老眼触处皆仁。生意可留此看,无然咬尽菜根。
题洗罗江司空画菜。明代。湛若水。谁能笔底生春,老眼触处皆仁。生意可留此看,无然咬尽菜根。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去常德州中感赋。清代。秋瑾。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
登戎州江楼闲望。唐代。幸夤逊。满目江山四望幽,白云高卷嶂烟收。日回禽影穿疏木,风递猿声入小楼。远岫似屏横碧落,断帆如叶截中流。
奉韵酬谢。宋代。张埴。得失无常所未论,相辉辈行几人存。小山政自惭为弟,老瓦何期饮到孙。橘盎且还诸老乐,梅花尤是丈人尊。向谁谓我翻公案,持向风流觅一樽。
静观堂闲咏六首 其一。清代。倪之煃。潇洒孤怀尽日安,心期不负旧儒冠。余粮为黍常充腹,敝絮成襦亦耐寒。病懒自知生计拙,心闲转觉世途宽。家庭事事堪随分,不向人间觅新欢。
奉题樵云吟藁以畀其子。元代。吴澄。读尽樵云野叟诗,樵歌犹似入云时。歌声未共樵柯烂,底处樵家有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