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涉江去,江介生凄风。涉之将奚为,南湖采芙蓉。
美人在远道,我心忧忡忡。登山足夔魅,蹈海多鱼龙。
俯仰天地内,去子谁予从。
过塘江将访大冢宰王先生有怀阳明。明代。湛若水。迢迢涉江去,江介生凄风。涉之将奚为,南湖采芙蓉。美人在远道,我心忧忡忡。登山足夔魅,蹈海多鱼龙。俯仰天地内,去子谁予从。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又次老牧泛舟韵。明代。程嘉燧。早闻南国翠娥愁,曾见书飞故国楼。远客寒天须剪烛,美人清夜恰同舟。玉台传得争千首,金管吹来坐两头。从此烟波好乘兴,万山春雪五湖流。
过三河,吊翁襄敏墓。清代。丘逢甲。落日青山虎气沉,河流还啮故城阴。地埋一代名臣骨,天鉴三边守将心。人物岭东前史在,关山直北战尘深。英灵异代应相感,一片寒云绕墓林。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六 其十八。元代。凌云翰。蚕事忙时三月中,苍苔门径少人踪。抱篮知是谁家女,偶向柔柔陌上逢。
兴济道中。清代。张庆恩。黏天草色碧萋萋,人影斜阳杂马蹄。去日曾经花满树,归来但见絮沾泥。情知熟路无庸问,事有伤心每怕提。漫道离家百余里,在途一日亦羁栖。
鹧鸪天·比屋烧灯作好春。宋代。王千秋。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箸破花纹。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
鹧鸪天(许总管席上)。宋代。朱敦儒。至节先庚欲雪天。玳筵围锦帐青氈。嫖姚副帅招佳客,太守高明别乘贤。歌宛转,舞蹁跹。金钗十二拥婵娟。老人南极星边住,也趁梅花听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