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顶登歌寄道林,一翁九十云千寻。八程不惜来嘉会,君来不来春亦深。
至南岳书院寄常德蒋道林督学。明代。湛若水。岳顶登歌寄道林,一翁九十云千寻。八程不惜来嘉会,君来不来春亦深。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和宋宰立春雨。宋代。虞俦。怪生淑气静氛埃,知是东君一笑开。膏雨任能滋宿麦,香风先已上寒梅。交情太薄莺犹懒,远信难凭雁却回。闻道君家春最胜,十分眉妩画章台。
贻吴舍人。明代。王世贞。日出群动发,大小各有营。之子何所为,泊然坐沈冥。抽翰掞华辞,踯躅畏时英。累却不遽前,一出万象惊。衔杯藉高咏,指顾浮云凝。勖哉深沉思,此物未可轻。奚必公与卿,然后展高名。不见扬马辈,为郎动西京。
次韵沈彦述官舍书事二绝 其二。宋代。周紫芝。晚得休文一解颜,识君曾是画图间。阳春白雪何由和,句有雌霓诵亦难。
为朱大理赋墨梅寓丹家意以大理明此故求正云 其一。元代。凌云翰。剥尽群阴见一阳,千花万蕊总包藏。笔头会得先天意,写出寒花朵朵香。
牡丹诗二十首 其十四。清代。丘逢甲。看到奇花眼欲迷,不须惊走笑山妻。天津桥上闻鹃客,忍断残香付马蹄。
寄山中旧知七首 其四。宋代。朱熹。故园今夜半,林影澹逾清。曳杖南溪路,君应独自行。潺湲流水思,萧索早秋声。尽向琴中写,焉知离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