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登高何处峰,世间遥望紫云重。坐低南极天全迥,醉烂碧桃春正浓。
肯共朱明为洞主,聊从葛老问行踪。何人不到寻仙处,一缕晴烟树二松。
游罗浮。明代。湛若水。何处登高何处峰,世间遥望紫云重。坐低南极天全迥,醉烂碧桃春正浓。肯共朱明为洞主,聊从葛老问行踪。何人不到寻仙处,一缕晴烟树二松。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海上谣。唐代。李商隐。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海底觅仙人,香桃如瘦骨。紫鸾不肯舞,满翅蓬山雪。借得龙堂宽,晓出揲云发。刘郎旧香炷,立见茂陵树。云孙帖帖卧秋烟,上元细字如蚕眠。
霜天杂兴三首 其一。宋代。陆游。枫叶全丹槲叶黄,江城残角伴斜阳。琴书自足闲中乐,天地能容醉后狂。老死山林初不憾,梦游河渭独难忘。谷城黄石今安在,取履犹思效子房。
田父述 其二。明代。魏学洢。炊烟起前村,念我耕男饥。入门促妇馌,语罢还歔欷。稚子嘱邻家,勿濯菱花矶。陇头直南去,疾行还疾归。
过新开湖五首。宋代。杨万里。一鸥得得隔湖来,瞥见鱼儿眼顿开。只为水深难立脚,翩然飞下却飞回。
仲春望后同高存之泛五里湖游漆塘诸山分韵各赋五言近体 其三。明代。安希范。登陟穷幽胜,峰西日渐曛。朅来孤岭上,瞥见两湖分。卧楫思乘月,扶筇更蹑云。梅花偏滞客,晚酌恋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