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子夜四时歌 其四 冬歌。元代。周巽。锦绣合欢被,香篝宿火残。玉树霜华结,乌啼清夜阑。起看梅破萼,欲折寄来难。
和瑶京弟「有感」元韵。宋代。王松。毵毵杨柳绿阴成,镇日流莺不住鸣。壮士有谁歌出塞!孤臣犹自梦朝京。功名多是前生定,富贵何须抵死争!把臂与君偕隐去,群仙料亦下山迎。
秋闺曲二首 其一。明代。王世贞。药房秋深兽金环,美人参差语霜寒。深浅自当竟何言,戚戚准君道途间。江有鲤鱼峨哉山,虽欲裁信逝无还。鸣蜩肃然损朱颜,蕙草三枯折复捐,安得明镜长少年。
和朝鲜使赵蔼石诗步韵。清代。袁保龄。凤翙高冈鹤在阴,名贤邂逅喜推襟。相期戮力千秋事,不负论交万里心。阊阖正开天詄荡,沧滨遥望海重深。愿君黾勉崇明德,侨札风流又见今。
寄分司元庶子兼呈元处士。唐代。温庭筠。闭门高卧莫长嗟,水木凝晖属谢家。缑岭参差残晓雪,洛波清浅露晴沙。刘公春尽芜菁色,华廙愁深苜蓿花。月榭知君还怅望,碧霄烟阔雁行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