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考分经听鹿鸣,廿年今日话平生。看花信宿能无恙,屈指存亡正感情。
玉液封云泉溜细,金山过雨月华明。羡公自昔传家学,才望如今老更成。
走笔次韵和少司空林小泉同差于功德寺话旧。明代。湛若水。同考分经听鹿鸣,廿年今日话平生。看花信宿能无恙,屈指存亡正感情。玉液封云泉溜细,金山过雨月华明。羡公自昔传家学,才望如今老更成。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行秀壁道中。明代。区怀瑞。山扉献幽异,十步九攒青。常以崄为绝,不知空更灵。樛香云溜写,谷午日光亭。何俟桃花水,居然问采苓。
送赵尚絅南□。明代。张弼。青衫乌帽金华客,南渡分来天水碧。凤彩蟠胸书五车,鹏尾悬腰剑三尺。目光炯炯双曙星,京国相逢即深识。不知阮籍途正穷,浪许欧公耳偏白。闻之愧汗翻流泉,如何鴳羽希鹏翼。我目乃类欧公盲,读书不能数行墨。明朝有策献金銮,不知何地堪容迹。作诗又送君南归,我亦相君当显赫。蟾窟秋香桂一枝,早攀莫待花狼籍。锦袍不惜换春醪,伫待君来醉千石。
赵彦如挽诗 其一。明代。杨士奇。潇洒清风满素襟,况兼文采映儒林。圣朝贤达皆推毂,晚岁京华始盍簪。书閤淹留春酒熟,斋房谈咏夜灯深。年来渐觉朋游减,坐看晨星怆寸心。
台城路 壬子七月二十夜纪梦。清代。郑兰孙。铜壶莲漏声频滴,蓉枕夜凉初倦。酒力才消,愁肠暂解,梦到何方庭院。花如人面。看曲曲银屏,碧天云汉。玉宇琼宫,神仙莫是旧时眷。低徊者般依恋。奈怯怯柔魂,晓风吹转。翠幕灯昏,鸭炉香淡,零落钿蝉金燕。琉璃匣畔。怕弹指华年,等闲偷换。闷压鸳衾,袖罗松宝钏。
同持国宿寺太学官舍。宋代。江休复。翳翳云月薄,冷冷雪风清。学省夜岑寂,天街断人行。广庭层阁险,寻廓步馀明。松篠递遥响,如闻弦诵声。悠悠子佩诗,讲座庙埃生。迥就直舍休,亹亹谈道精。心会境物融,泯然遗世营。寒眠屡展转,寤言写素诚。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宋代。张栻。聪明用处翻多暗,机巧萌时正自痴。若识圣门持敬味,临深履薄更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