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峄山峰,危石度千重。回头倚岩坐,洒落观大通。
何名为大通?是身在虚空。欲归前无路,插趐凌天风。
登峄山感怀 其二。明代。湛若水。上下峄山峰,危石度千重。回头倚岩坐,洒落观大通。何名为大通?是身在虚空。欲归前无路,插趐凌天风。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任潜谋隐之作。唐代。唐彦谦。江边秋日逢任子,大理索诗吾欲忘。为问山资何次第,只馀丹诀转凄凉,黄金范蠡曾辞禄,白首虞翻未信方。千古浮云共归思,晓风城郭水花香。
绿意。清代。何佩芬。惜花心事肯相捐,绣幕低垂罥碧烟。柳眼慵开愁脉脉,蕉心自结恨绵绵。千丝织翠遮三面,万树连云荫一天。最是重来难遣处,枝头梅子十分圆。
鹅鼻铺前桃花。宋代。杨万里。归来长恐已春迟,恰是东风二月时。路上桃花亦懽喜,为人浓抹湿燕支。
送校理梁同年子辅守彭门。宋代。员兴宗。众万欣有旗,我兴渺无依。轲雄去则久,道论何其衰。味薄成抱恶,时趋化心低。岂谓杳莽中,有子相嬉嬉。君乃柏下铃,我乃松间丝。河关两值遇,绸缪竟天姿。直我我即敬,晓我我自思。如何万里舟,忽去不可维。频变觉情易,人远中自移。持杯动孤影,秋风又凄其。去日悬几许,重来傍衰迟。浑浑皓首交,愿言固来兹。
题行乐图二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此日能闲即是仙,湘帘高卷竹风前。诸童笑语还相和,一部元音胜管弦。
破阵子 癸亥春暮故宫怀古。清代。吴灏。柳絮因风堕水,牡丹雨褪燕支。池面绿痕寒未减,松柏纵横翠黛围。春城满夕晖。败叶荒凉枯井,□槐落尽空枝。泪咽长平终是梦,断代谁复忆故伊。笑迎风脸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