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与角黍,天下吊屈原。不知自沉后,能使君心悛。
徒以扬之过,离骚为世传。宣圣昔去鲁,微罪兆其端。
贵戚不易位,龙蛇洞庭渊。老死需追召,仁义为两全。
怀古三叹 其一 吊屈原。明代。湛若水。龙舟与角黍,天下吊屈原。不知自沉后,能使君心悛。徒以扬之过,离骚为世传。宣圣昔去鲁,微罪兆其端。贵戚不易位,龙蛇洞庭渊。老死需追召,仁义为两全。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杂诗二首 其一。明代。程诰。闲观《逸民传》,独爱鹿门老。上冢亦携家,城市未尝到。床下拜卧龙,畎亩终身好。遗安一时言,千古仰高蹈。
蓝溪次曾状元韵。宋代。林伯春。羊肠路入最高峰,倦倚东风点瘦筇。芳草有情春意远,青山依旧暮云重。新来梵阁添奇观,前度时人带老容。寄我此身天地裹,梦回林杪一声钟。
华顶。唐代。李绅。欲向仙峰炼九丹,独瞻华顶礼仙坛。石标琪树凌空碧,水挂银河映月寒。天外鹤声随绛节,洞中云气隐琅玕.浮生未有从师地,空诵仙经想羽翰。
思还人四方四首。宋代。释文珦。草间小虫鸣素秋,唤起妾身离别愁。愁多宛转结成梦,梦远直过西凉州。
水际。宋代。赵师秀。水际移居晚,薰风绿满汀。密萍妨下钓,高柳碍观星。忙是僧相过,闲惟雨可听。寻思非久计,终忆自柴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