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瓮分江水,春茶煮楚云。为君浇舌本,六籍细条分。
赠吴世英分教宜兴。明代。湛若水。夜瓮分江水,春茶煮楚云。为君浇舌本,六籍细条分。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汴城八景 其七 吹台秋雨。明代。于谦。郡城东畔古台荒,风雨潇潇送晚凉。叆叇山川迷远近,高低禾黍坠青黄。冲开暮霭帆来重,叫破愁云雁过忙。携酒登高应有约,莫教冷落妒重阳。
谢宝林寺别峰法师惠僧履。元代。张昱。也知鳗井犹龙井,合有交游似二苏。起舞谩怜成短袖,徒行始觉是穷途。书从堂上出双鲤,舄向云中堕匹凫。无复旧时公府步,君门望绝没阶趋。
送陈仲孚赴天台教谕。宋代。张伯淳。除书出紫微,百里较增辉。又趣横经去,应如衣锦归。乡枌迷驿柳,泮藻胜山薇。问讯诸亲友,秋高雁字稀。
寄迹效人吟 其三。清代。沈光文。共说暂来尔,淹留可奈何。驱羊劳叱石,返舍拟挥戈。我耻周旋倦,人言厌恶多。旅途宜自惜,慨以当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