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 其一。宋代。葛胜仲。年大飘零馘已黄,野麋难复厕鸳行。山名一径通天目,便欲看云老是乡。
金缕曲 己酉夏五,大观亭公宴作。清代。沈曾植。浩浩恢台夏。荡归心、楚江晴涨,朝宗东下。手种樱花三百树,准备春红娅姹。照明岁、初颜尊斝。贱子平生丘壑兴,要长康、遍著诸公画。霜鬓点,颊毫借。数峰清峭山无价。漫相笑、回旋地小,舞衣狼藉。叔子底如铜雀妓,绝倒会稽颠傻。付清簟、疏帘棋罢。澹澹长空孤鸟没,渺皖公、仙去周郎霸。千载上,几人也。
贡院撤棘黄学士以诗见遗步韵以复 其一。明代。倪谦。命题当避历科同,细检经书启素栊。夜半录成分次第,鲁论先得祭于公。
栩楼燕集赋文山蝉腹研石斋断碑研。清代。郑孝胥。入春转寒雪弥日,杯酒端宜试诗笔。金石书画藏竞出,文山石斋研无匹。题襟馆中尝并列,今为郭君章君物。摩挲咨嗟肠益热,文采风流各殊绝。浩气入石涵碧血,相见难回经百折。功名不终终义烈,事业纵隳论忠节。吾侪相顾愧孱劣,俯仰高斋损心骨。
和陈倅田妇刈麦韵因解嘲。宋代。刘宰。君不见山东健妇把犁耕,子美为赋兵车行。我赏一读三欢息,尚想青天闻哭声。又不见峡女生涯城两脚,鬓发飘萧不堪掠。我赏三复负薪篇,亦是子美夔州作。山东征战苦未平,峡女家贫无{左豆右斗}升。吾邦之俗异于是,赋调不苛闾里宁。八月诗人歌载绩,馀暇不如同力穑。况复樵枯良易易,自昔民生在勤力。通守于民情最亲,劳农不惮行侵晨。他日席前须记取,要使深宫识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