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亦有何趣,渊明独赏真。后来爱花者,总是学陶人。
秋露与佳色,南山对入神。不逢易居士,谁识白纶巾。
题易菊趣。明代。湛若水。菊亦有何趣,渊明独赏真。后来爱花者,总是学陶人。秋露与佳色,南山对入神。不逢易居士,谁识白纶巾。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憩弘慈寺空上人房。明代。王世贞。下马叩空门,逢僧礼白云。为心一萧散,别路自尘氛。犬避昙花席,鼯餐贝叶文。大都论佛性,难作有无分。
刘谦山邑尊 其六。清代。卞乃钰。德化流行俗自移,齐民那必在鞭笞。愿将旧政贻新尹,慈惠长留去后思。
横林遇雨。宋代。朱南杰。雨湿桅竿风飐帆,不禁篷漏滴衣单。苍头更说无眠处,始信人生行路难。
题南康太守宅五老亭。宋代。苏辙。王老高闲不入城,开轩肯就史君迎。坐中莫著闲宾客,物外新成六弟兄。云气飘浮衣袂举,泉流洒落佩环声。岌然终日俱无语,静寿相看意自明。
舫斋信笔。宋代。范成大。燕居故可乐,病卧翻可怜。身闲傥更健,其人半神仙。既无扬州鹤,龙钟任吾年。南齐深而明,略似西江船。船中何所有,药气杂炉烟。亲朋稀老伴,暂来即飘然。秋蝇独恋恋,终朝相扑缘。霜晴日色浓,窗纸烘春妍。但愁添眼花,暝坐聊参禅。困从定中生,瞢腾梦相牵。三昧未得力,十魔方现前。欠伸付一笑,朽腐难雕镌。东蓝午斋动,风顺钟鼓传。家人亦相呼,趣具先生餐。牛齝能几何?蝉腹易便便。此日虽可惜,姑付食与眠。
小巷深深,斜阳冉冉,苔痕蚀尽兴衰感。一春幽梦有无中,古藤阴下词魂敛。
阁袅茶烟,星垂露槛,歌尘酒渍凭谁验?重回首处已三生,佛桑花共人销黯。
踏莎行 戊子早春拜谒朱彝尊故居。近现代。熊盛元。小巷深深,斜阳冉冉,苔痕蚀尽兴衰感。一春幽梦有无中,古藤阴下词魂敛。阁袅茶烟,星垂露槛,歌尘酒渍凭谁验?重回首处已三生,佛桑花共人销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