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头春酒一瓢多,树底看山树底过。谩说江湖妻子乐,几人失脚在风波。
渔樵问答 其二。明代。郑文康。担头春酒一瓢多,树底看山树底过。谩说江湖妻子乐,几人失脚在风波。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郑文康。(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赠孙童子儆。清代。范当世。倦眼风尘下,英英见此人。清思得初理,文雅故天真。白日辉如此,黄华迹易陈。高轩才过汝,珍重短衣身。
望江南 其十一。明代。杨慎。故园好,最忆是毗江。夹路青萝藏古寺,半林红叶照清淙。烟社枕云杠。
鹊桥仙 步少游韵。清代。吴绡。花针穿月,蜘丝织巧,河畔鹊桥催渡。相逢谩道是新欢,反惹起、旧怀无数。沉沉凤幄,依依鸳梦,愁煞晓寒归路。羲和若肯做人情,成就它、云朝雨暮。
书所见。元代。方回。春风元在眼,雪定不难消。冻杞垂红子,晴{外麦右牟}动绿苗。行人相叫唤,旅雁忽惊飘。古柱镌年号,承平旧石桥。
鱼。宋代。梅尧臣。洛水美赪鲤,入河西去时。三春登玉浪,一日到天池。垂钓岂容羡,小鳞应莫随。腹中无匕首,已不助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