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晨盍华簪,出郊馀二里。精庐寻月泉,散策稍游止。
吾邦宋钜儒,厥有吕夫子。渊源自濂洛,述作偕经史。
维时考亭翁,志合道尤似。律吕相倡宣,规矩互模拟。
传绪斯有归,正学固如此。兹土昔过化,百世崇明祀。
馀思犹蔼然,盛德非远矣。后生抱区区,结发蹈先轨。
今游虽云乐,车马谢繁靡。望远登高丘,临幽玩清泚。
仰惟古人意,岂敢肆娱憙。仙华翠如削,引领足频跂。
偕宋景濂戴叔能陪蔡士安韩思学游月泉书院得矣字。明代。王祎。良晨盍华簪,出郊馀二里。精庐寻月泉,散策稍游止。吾邦宋钜儒,厥有吕夫子。渊源自濂洛,述作偕经史。维时考亭翁,志合道尤似。律吕相倡宣,规矩互模拟。传绪斯有归,正学固如此。兹土昔过化,百世崇明祀。馀思犹蔼然,盛德非远矣。后生抱区区,结发蹈先轨。今游虽云乐,车马谢繁靡。望远登高丘,临幽玩清泚。仰惟古人意,岂敢肆娱憙。仙华翠如削,引领足频跂。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王祎。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次胡志衡韵。宋代。周行己。城北城南春渺然,幅巾藜杖望晴天。何须多事途穷哭,莫倚高才瓮下眠。渭水来从鸟鼠穴,陇山真接首阳巅。登临未尽牛羊下,安得羲和叱驭旋。
晚集城楼。宋代。孔平仲。高楼百尺修木尾,对面南山翠相倚。凭栏谈笑青云里,秋标摩空日色死。海风萧萧东万里,吹襟洗鬓清如水。下视黄埃浊波起,车马纷纭只蝼蚁。
台湾竹枝词 其三十六。清代。丘逢甲。黑海惊涛大小洋,草鸡亲手辟洪荒。一重苦雾一重瘴,人在腥风蜑雨乡。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其五。宋代。俞德邻。山林厌岑寂,城市嗟庳諠。醉乡有佳趣,其地幽且偏。清商叩前林,白云依远山。渔樵二三子,朝暮相往还。举酒坐争席,亦复多至言。
送杨学谕还浦江。元代。金涓。萍迹相逢又一年,小楼情味共凄然。半窗灯影看书坐,四壁秋声听雨眠。浦汭暮云迷去雁,樵溪春水忆归船。重游莫负华山约,须趁梅花早著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