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川夜宿

苕川夜宿朗读

山绕荒城水自流,霜空月色满溪楼。

夜长欹枕浑无寐,二十五声都是愁。

高逊志

名或作巽志。明徐州府萧县人,寓居浙江嘉兴,字士敏。文章典雅。洪武初,征修《元史》,授翰林编修,累迁试吏部侍郎。建文初,任太常少卿,与董伦同主庚辰会试,得士王艮、胡靖等,皆为名臣。燕王朱棣兵入南京,遁迹雁荡山中,病卒。有《啬庵集》。...

高逊志朗读
()

猜你喜欢

麻衣席帽满尘埃,亲荷先皇衅沐来。敢道齐贤留异日,屡称苏轼是奇才。

身离牛口惊还在,梦挽龙髯恨不回。今遇吾君重拂拭,孤桐果否爨馀材。

()

蝴蝶双飞出馆中,梦回空忆旧行踪。茂陵病去思偏远,彭泽归来兴培浓。

瓜地半开红药尽,菜园全破绿阴重。何时定取罗浮约,一榻横加四百峰。

()

抚冰弦之皎洁,扣玉㢩之玲珑。叹曲高而和寡,溯遗音于郢中。

恍飞霙之来下兮,忽烟霭之溟濛。乍回旋兮,舞鸾鹤于仙岛。

()

试问铜壶水,今宵几许深。漏长如妾泪,水浅是郎心。

()

乍遘冥景临,已惊玄发素。

岂伊蒲柳姿,犹忝金门步。

()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