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帆张一半,却不借天风。水月好时得,江潮生处通。
闲吟疑放浪,高坐直浮空。可笑操舟者,双眸与世同。
半帆。明代。屈修。此帆张一半,却不借天风。水月好时得,江潮生处通。闲吟疑放浪,高坐直浮空。可笑操舟者,双眸与世同。
屈修,字修古,号鹅潭。新会人,一作番禺人。善山水、书法。事见《岭南画徵录》。...
屈修。屈修,字修古,号鹅潭。新会人,一作番禺人。善山水、书法。事见《岭南画徵录》。
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十。宋代。释慧方。狗子佛性无,宝剑出规模。落在将军手,横按立当途。
道中寄忆四首 其四 衲子大林。明代。皇甫汸。岁晚东林树,淮南落木同。斋虚玄度月,江倚惠连风。尘劫看为累,荣名悟是空。归期殊未得,持此报休公。
有感。清代。翁心存。人子朝暮出,倚闾尚徬徨。千里与万里,极目何能望。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伊余髫龀时,随侍于朐阳。山城霜月苦,讲舍秋风凉。母绩儿夜读,共此镫烛光。儿方治《毛诗》,读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泪含两眶。阿母顾儿笑,愿儿学范滂。矧当太平时,驰驱敢或遑。男儿志四海,安可恋故乡。长跪谢阿母,教儿以义方。忽忽四十载,膂力犹幸刚。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
步月 己未岁吴山灯市甚盛用史梅溪韵。清代。厉鹗。瞰月峰高,看街帘远,物华取次如归。夜深寒浅,春在六铢衣。望来处、纱笼万点,见背后、钗燕双飞。疏梅下、星移汉转,胜似拜安妃。尘霏。行不断,踏歌伴软舞,随地成围。天教晴稳,乐事往年稀。念游侣、馀酲尚在,问殢人、香梦谁知。匆匆里、饧箫又晓透罗帏。
故庐陵府君葛公挽诗。宋代。蔡戡。耆旧如公少,明时岂弃材。一麾聊出守,三径即归来。白璧人可在,黄粱梦已回。秋风正摇落,楚挽不胜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