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风光别后诗,清樽独咏晚香时。折腰欲问归来意,只许东篱老菊知。
题渊明对菊图。明代。靳贵。栗里风光别后诗,清樽独咏晚香时。折腰欲问归来意,只许东篱老菊知。
(1465—1520)明镇江府丹徒人,字充道,号戒庵。弘治三年进士。授编修。正德初,官翰林侍讲,掌翰林院事,进礼部侍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有《戒庵文集》。...
靳贵。(1465—1520)明镇江府丹徒人,字充道,号戒庵。弘治三年进士。授编修。正德初,官翰林侍讲,掌翰林院事,进礼部侍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有《戒庵文集》。
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其十四。宋代。郭祥正。老谢夺秋景,横卷披云烟。寓目不知远,何须家辋川。
到家后挽张介轩。清代。吴德旋。江乡旧侣多零落,诗酒过从独有君。小别那知成永诀,他年谁与定吾文。难忘共步桥边月,未忍回看渡口云。一卷芳华初禊草,几回吟讽对炉薰。
简能仁礼老。宋代。刘过。幻身到处等空虚,习气依然未扫除。柏树子边寻祖意,栴檀林下伴僧居。三千世界初无碍,十二时辰得自如。牛粪火堆煨芋熟,时时拾得懒残馀。
次韵秋兴感事录寄东所 其四。明代。陈献章。首阳非立异,柳下不妨同。岁月黑甜外,乾坤软饱中。腐儒甘粝食,烈士死长风。今古谁能计,贤愚并一空。
道中闻蛙声。宋代。张舜民。一夜蛙声不暂停,近如相和远如争。信知不为官私事,应恨疏萤彻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