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江楼忆往年,他洲风物晚凄然。春归尽见千家草,路古长通两粤船。
西日落山光射海,东流穿峡势从天。伤心更有空宫树,花落黄昏叫杜鹃。
登阅江楼。明代。何巩道。一上江楼忆往年,他洲风物晚凄然。春归尽见千家草,路古长通两粤船。西日落山光射海,东流穿峡势从天。伤心更有空宫树,花落黄昏叫杜鹃。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何巩道。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颂古七十六首 其四十四。宋代。释士圭。睦州只爱锥头利,这僧不见凿头方。直饶转得百千藏,这般供养也寻常。
江东胡士恭嘉树轩。元代。宋褧。野人爱嘉树,题作幽轩名。顾岂樗栎散,愿怀松柏贞。深沈永夏景,萧飒繁秋声。纷纷事游冶,啧啧争春荣。
咏十器 其三 鹅毛褥。元代。曹文晦。野老铺陈亦好奇,聚毛曾到蔡州池。每思叠雪敷云处,尚想眠沙泛浦时。坐石未温惊客至,累茵虽贵恐身危。正宜布被梅花帐,旦粥凝香起未迟。
江行春暮。元代。李元圭。江岸蔷薇也自红,可怜夜雨落花丛。不如燕子知人意,个个飞来近短篷。
天竺寺(并引)。宋代。苏轼。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归,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乐天亲书诗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従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笔势奇逸,墨迹如新。”今四十七年矣。予来访之,则诗已亡,有刻石存耳,感涕不已,而作是诗。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空咏连珠吟叠壁,已亡飞鸟失惊蛇。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涕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