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听鸡声,关心事事生。独怜浮海意,仍是感恩行。
怒浪迎风白,朝暾半夜明。一帆天地外,谁念此时情。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 其三。明代。释今无。晨起听鸡声,关心事事生。独怜浮海意,仍是感恩行。怒浪迎风白,朝暾半夜明。一帆天地外,谁念此时情。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赵侯遥碧轩。宋代。释居简。一峰中雄酋,两峰拱而立。崭然入云表,烟开翠鬟湿。佳山如佳士,可望不可及。诗人觑天巧,妙处归眼力。新营称华扁,收此一寸碧。婆娑在其下,缱绻与之习。嗟哉尘土中,膏火日煎急。青层但坐对,皓首未暇识。趋舍各有适,枘凿不相入。何当山上头,裴回瞰原隰。
送戴文祥谢官归里 其一。明代。郑真。草色花香忆故庐,归来戎马厌驰驱。久知司隶终兴汉,共说夫差昔沼吴。天阔三江鲸挟浪,云深双阙凤栖梧。相过祇欲论时事,夜半前溪雪棹孤。
消夏词 其六。清代。孙原湘。细喘娇吁出浴初,云鬟依旧似新梳。香融汗粉罗巾拭,越显肌肤雪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