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忘玄徼梦,又度玉京春。曙色千门动,乡愁万里新。
金钟开紫阙,玉佩点朝臣。借问桃源里,黄冠几隐沦。
戊戌长安元日同陈中翰忝生诸公作。明代。释今无。未忘玄徼梦,又度玉京春。曙色千门动,乡愁万里新。金钟开紫阙,玉佩点朝臣。借问桃源里,黄冠几隐沦。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十。明代。王世贞。试茶初动蟹眼,临帖更画乌丝。啜罢冷淘槐叶,微吟双调柘枝。
君仪惠玳瑁冠犀簪并分泉守茶六饼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分送泉州太守茶,团团紫饼社前芽。从今不复忧烦渴,时取甘泉煮雪华。
杜坞怀古。清代。华黄。城西五里杏花村,郭外青山竹木蕃。烟火数家皆网户,秾阴一径到僧门。酒垆时挽游人骑,风月还随刺史辕。祇树清凉几声磬,扬州好梦不重温。
秋雨。唐代。百保。庭梧初落叶,鸿雁已南征。竹径含云气,蕉窗带雨声。沈沈迷画阁,黯黯满秋城。极目疏烟里,苍茫远岫横。
和新市杂咏 其九。宋代。赵希逢。离愁别恨满沧洲,匹马匆匆去莫留。山尽回头人不见,齐云何日贮高楼。
忆梦得(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唐代。白居易。齿发各蹉跎,疏慵与病和。爱花心在否,见酒兴如何。年长风情少,官高俗虑多。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