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看已过,几作覆巢馀。大难频忧汝,生还但寄书。
山深风木苦,师远道颜疏。应早趋瓢笠,繁心一解予。
顿修省觐苕上痛堪家难事后返栖贤久未入岭诗以速之。明代。释今无。伤心看已过,几作覆巢馀。大难频忧汝,生还但寄书。山深风木苦,师远道颜疏。应早趋瓢笠,繁心一解予。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碧牡丹 牡丹鲜碧者向在鄢陵曾见之追赋是词。清代。陈维崧。隔叶寻难著。胜玉树,欺红药。缥色衣裳,睡熟沈香亭角。一朵云鬟,被雨梳风掠。趁花容,亸烟萼。柳阴薄,色向苔钱落。波痕皱,眉痕弱。鹦鹉笼中,也整绿衣偷学。一别名花,怅碧云天各。倩青鸾,到湘阁。
寄赵叔鸣西河耘业二首 其二。明代。黄衷。愿赋斯干颂始营,辋川图画浪先名。楼前山自希文借,趣里园同靖节成。东野输青留奕史,春风垂绛引经生。微才更阻江湖际,未得桐华洞口行。
到吴。宋代。沈与求。三载故乡别,归帆恰到吴。食寒新火换,天阔断云孤。酒市仍依岸,渔村远带湖。碧山千万叠,翻忆梦崎岖。
四曲金鸡岩。宋代。白玉蟾。水满寒潭潭著月,山藏空谷正吞烟。金鸡初报洞中晓,一声唤起玉渊龙。
读离骚 其二。清代。梁霭。鹈鴂鸣时失众芳,婵媛犹称芰荷裳。春兰秋菊伤零落,欲补梅花殿楚香。
西江月·悟彻儿孙伟貌。金朝。王哲。悟彻儿孙伟貌,夺衣白夺餐肴。笑欣悲怨类咆哮。正是豺狼虎豹。不与同居打闹,回头便载青包。恁随云步访三茅。同话清虚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