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亦有馀致,烟霞得性灵。风流传旧日,才气发新硎。
聚首宜秋月,分襟背落星。几多言外意,莫损柳条青。
别洪培自。明代。释今无。子亦有馀致,烟霞得性灵。风流传旧日,才气发新硎。聚首宜秋月,分襟背落星。几多言外意,莫损柳条青。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浣溪沙(慰圃观梅)。宋代。毛滂。曾向瑶台月下逢。为谁回首矮墙东。春风吹酒退腮红。庾岭殷勤通远信,梅家潇洒有仙风。晚香都在玉杯中。
髑髅赞 其一。宋代。释慧空。皮肤脱落尽,骨节有如许。未即化泥尘,且更相撑拄。一味五味禅,千差万别语。问者如纺车,而今较些子。较些子,汝等现前齐听取。
寄里中诸友赏菊二首。宋代。姜特立。梦寐家园百里间,秋来青蕊想班班。但得诸公为临赏,也如老子对南山。
在军登城楼。唐代。骆宾王。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小桃红。清代。陆求可。日暖亭皋绿。桃李浑如簇。步屧寻春,一行红粉,香车金犊。更前村、窈窕旧当垆,正瓮头初熟。独酌杯行速。醉倒青山足。待得醒来,归鸦满树,疏星射目。恐明朝、阴雨陡然来,倩谁人秉烛。
木兰花慢 挽希白仁丈。清代。吴灏。记青灯断语,追往事、卅年前。正雨压芳林,九如梦促,尘事如烟。堪怜。十年辛苦,怪衣单殢酒醉孤眠。锦瑟图书尽掷,相看一笑无言。漫漫。落日在人寰。珠水去潺湲。奈沈陆沧桑,暮天云窄,杜宇声酸。睊睊。忍多残泪,剩丹心瓦冷著新棉。空对图书梦似,哲人遐远难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