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祀梁州色未工,移为窗下接谈丛。司晨既已惭嘉号,斗月犹能散舞氃。
幸比灵芝于我小,竟誇梅瓣不能红。人间拟物当其似,堪笑人间尽拟中。
宿冯孝廉载赓敏来斋斋中植鸡冠花数本一茎径可尺馀诸公同赋限红字。明代。释今无。曾祀梁州色未工,移为窗下接谈丛。司晨既已惭嘉号,斗月犹能散舞氃。幸比灵芝于我小,竟誇梅瓣不能红。人间拟物当其似,堪笑人间尽拟中。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送李端(一作卢纶诗)。唐代。严维。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登文昌阁。明代。詹一惠。楼台百尺俯崚嶒,极目清风快一登。海外清波擎石柱,天边瑞彩起飞鹏。凭高自喜尘情减,敲句何妨酒兴增。不是贤侯轮奂美,斗奎何日照疏棂。
胡夫人出尘庵诗四首 其四。宋代。周紫芝。瑶池人摘几番桃,月下犹吹弄玉箫。为病书符何日了,云軿看即下丹霄。
红林檎近 山茶。明代。高濂。碎锦铺寒日,烂红偷早春。芳葩知耐雪,浓艳欲撩人。暮烟山雨添色,重更精神。摇动微微霜月,巫峡近前身。似嫌梅冷澹,若共杏温存。天教禁冷,生成雪骨冰魂。喜闲门住傍,有花山下,对花日日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