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从黄石拜阴符,未得论功养寿躯。眼底兴亡过异代,檐前风雨忆江湖。
种成古柏云中树,抱爱玄孙掌上珠。閒说诗篇谈往事,过村鸠杖不须扶。
赠九十四老人。明代。释今无。曾从黄石拜阴符,未得论功养寿躯。眼底兴亡过异代,檐前风雨忆江湖。种成古柏云中树,抱爱玄孙掌上珠。閒说诗篇谈往事,过村鸠杖不须扶。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山游偶兴二绝 其二。明代。张宁。轻烟缥缈雨霏霏,芳草连崖入翠微。黄鹤不来松自老,野藤花下鹁鸪飞。
好事近·花底一声莺。宋代。刘翰。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唐代。白居易。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兰台七八人,出处与之俱。旬时阻谈笑,旦夕望轩车。谁能雠校间,解带卧吾庐。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礼四祖真身塔。元代。明本。九拜晓龛前,追思独惨然。真身无日坏,此道有谁传?古岸横秋水,空山起暮烟。几多西祖意,寂寞在江边。
乙巳四月自都下省欧阳氏姊於封丘时河朔流移。宋代。王之望。北出都门都,红尘污客襟。号蝉如有意,高柳自成阴。辙乱思良马,林幽慕逸禽。据鞍回首处,愈觉帝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