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默庵明府 其四

赠王默庵明府 其四朗读

便便坦腹自深情,况复多才世泽清。试问冶长当日意,也须无语对秋灯。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朗读
()

猜你喜欢

毁瓦区区为食谋,半生炊黍在刀头。一廛会入扶犁手,不上陈登百尺楼。

()

师从钟山来,遗我故人书。

一入白云去,相思秋雨余。

()

小县春山口,公孙吏隐时。楚歌催晚醉,蛮语入新诗。

桂水遥相忆,花源暗有期。郢门千里外,莫怪尺书迟。

()

东风桃李竞春光,何苦前村雪里芳。孤洁不教尘眼涴,野桥斜月自昏黄。

()

惨澹诗人笔,秋清诗益清。月扶花影起,风定竹阴生。

砧杵谁家怨,关山万里情。梧桐疏叶落,河汉寂无声。

()

随处聊凭制漆纱,岂其官样必京华。竹皮最古今苴履,㭨子称奇亦贮茶。

秃发已知头似笔,笑颜底用面如靴。小冠子夏时方尚,岌嶪青云难自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