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波翻只未安,叩舷歌彻海风寒。蓝田玉冷烟千顷,沧海珠明月一丸。
说幻可堪悲去住,忘情未许到衣冠。登临更订安期胜,拟向丹梯接羽翰。
同王仲锡观察泊海珠寺听遣幻诗得寒字且约游安期岩。明代。释今无。水石波翻只未安,叩舷歌彻海风寒。蓝田玉冷烟千顷,沧海珠明月一丸。说幻可堪悲去住,忘情未许到衣冠。登临更订安期胜,拟向丹梯接羽翰。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次韵黄少保过田家有感。明代。杨士奇。水旱农艰食,兹乡实可嗟。扫田纷拾稗,为饭杂蒸沙。岁赋徵仍急,秋成望苦赊。吾徒何补益,肉食老京华。
吊鹦鹉。清代。张琯。雕笼悲越鸟,饮啄岂无情。本为多言误,翻怜一死轻。聪明应再世,文采毕今生。犹记南窗下,春风自唤名。
兴圣寺即事三首 其二。元代。萨都剌。御厨香动晚分羹,七宝玻瓈柈柈承。白面内官呼小字,隔帘传旨赐中丞。
暑酌。宋代。赵汝燧。天高殊未雨,暑盛绝无风。将酒渠心浸,有泉林下通。擘莲房拍塞,雪藕孔玲珑。量浅难禁醉,扶归两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