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东望挂长虹,子晋缑山杳霭中。最是近来潇洒甚,箫声吹起大鹏风。
赠沈石友醝使 其二。明代。释今无。扶桑东望挂长虹,子晋缑山杳霭中。最是近来潇洒甚,箫声吹起大鹏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塞孤 其二。近现代。周岸登。织乌飞,暮雨兰芳歇。浅浅芹芽初发。笛里关河工赋别。斟翠斝,真珠滑。鞭丝饱,染南云,雕镫冷,敲边月。赋从军苦,肠断肝裂。消息渺玉京,醉眼看星阙。聒耳金笳凄彻。豆蔻蛮江新恨切。应记省,归时节。欹角枕,慰劳尘。酌灭盏,融酥雪。照流黄,缣素双设。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唐代。张志和。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手录新诗因成十四韵寄呈业师欧先生。明代。陈子升。伊昔操柔翰,何期逐转蓬。克家辜旧德,报国竟无功。不朽高前训,所思维古风。愁增青琐秩,赋在明光宫。几度哀时命,微吟守固穷。幸生惭散木,不觉复雕虫。秘想开丹枕,幽思放八鸿。青山尝独寤,白社向谁同。夫子步趋远,烟村花木中。吟边贫是乐,静外气弥充。今日前闻在,一言千古衷。俗情不厌拙,文字若为工。何以循三省,新篇寄一通。高秋吟望尽,搔首更书空。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喜雨应祷。宋代。强至。合书时雨奏银台,润泽从今遍九垓。应祷岂惟三日后,为霖曾是十年来。已逃虐魃知何地,自起乖龙不待雷。无数公堂森贺笏,尽同秋种荷陶坯。
望虹螺山。清代。缪公恩。天收海雾拥朱轮,习习微风起细尘。数朵芙蓉天外落,虹螺山翠笑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