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食难逢宇宙清,菊花无计觅残英。正当好境有猿啸,未必愁人尽水声。
雨暗忆过三老坳,夜深还下五婆城。独持此意知多少,千尺云峰插石屏。
和澹归韵九首 其七。明代。释今无。乞食难逢宇宙清,菊花无计觅残英。正当好境有猿啸,未必愁人尽水声。雨暗忆过三老坳,夜深还下五婆城。独持此意知多少,千尺云峰插石屏。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假馆武当宫承舒庵赠诗次韵奉谢二首 其一。元代。丁鹤年。一归琳馆即逍遥,无复驱驰混市嚣。载酒每承文士过,斗茶频赴羽人邀。三清风露从天下,五色云霞匝地飘。匡坐不眠神益正,静听笙鹤度中宵。
馆待杭帅乐语口号。宋代。沈与求。熊罴千骑驻南州,谋帅来宽旰饭忧。草木也应思润泽,湖山正恐费遨游。旌旗耀日催前导,樽俎浮春许暂留。剧饮不须辞径醉,诏环闻已戒鸣驺。
长洲夜泊。宋代。释斯植。吴楚昔曾游,凄凉满客舟。因思千古事,空起十年愁。日尽他山少,江流远地秋。今宵犹有月,不似庾公楼。
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宋代。释普宁。折脚铛,破木杓。无柄霸,难摸索。横拈倒用,破二作三。正按傍提,七穿八穴。
对菊寄王常博。宋代。释居简。鲜风嫩日养芳新,来会闲人九日盟。相泽畔吟腾晓馥,就花中隐著脩名。碧浮剩嗅茱萸醁,黄落谁摇沆瀣英。商素雅为仁者寿,荐甘
有同姓不宗者叩予支派里居,作此答之。清代。徐搢珊。异流自古本同源,柏翳流风今尚存。派自河南南渡别,家居绮北北湖村。何堪数典忘先祖,夙赖遗徽荫远孙。二十馀传成钜族,人丁益较旧时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