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泊头登岸入山喜尹澜柱铨部拿舟而来次韵二章 其二

从泊头登岸入山喜尹澜柱铨部拿舟而来次韵二章 其二朗读

松杉万壑霭参差,目对飞云引兴奇。归洞古龙霞自拥,啼人仙鸟语频移。

山公喜赴扁舟约,杜甫还吟补阙诗。廊庙山林齐一致,碧萝千尺已成丝。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朗读
()

猜你喜欢

多难已如此,良朋今是谁。傍观纷窃笑,对泣一空悲。

虎口几不免,人心安可知。古交难获睹,三复谷风诗。

()

百年久付一毫端,异县追随得自宽。

声入浦云歌扇丽,影浮江月酒樽寒。

()

凛序闲缇签,轻寒著黼帷。

仙盘迎日早,温树得霜迟。

()

令节他乡酒,关山独夜情。

看花秋露下,望月海云生。

()

若为荒戍驻征轺,纵目烽楼野色遥。万里川原迷大漠,百年亭堠识前朝。

平沙暮卷山头树,落日晴翻海上潮。倚堞却寻南首路,汉关迢递已云霄。

()

纵横经籍喜幽居,满架琳琅胜五车。图著身心能阐发,不同高阁饱蟫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