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犹未白,螺髻镇常青。有愿酬今日,无言问小乘。
情田心莫莫,玉海泪盈盈。满山松柏色,不作旧时声。
相江叹 其六。明代。释今无。袈裟犹未白,螺髻镇常青。有愿酬今日,无言问小乘。情田心莫莫,玉海泪盈盈。满山松柏色,不作旧时声。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 其二 洪江。明代。管讷。行行过若水,古驿在江皋。自是登舟险,终无策马劳。山云含宿雨,滩石漏奔涛。此地如能隐,尘烦或我逃。
门外闲田数亩长有泉源因筑直堤分为两沼。唐代。徐夤。左右澄漪小槛前,直堤高筑古平川。十分春水双檐影,一片秋空两月悬。前岸好山摇细浪,夹门嘉树合晴烟。坐来暗起江湖思,速问溪翁买钓船。
乌石山赠僧。明代。徐熥。鹫岭白云边,茅庵只数椽。污泥皆净土,人境即诸天。山现空中色,花明定后禅。蒲团今已烂,趺坐不知年。
酬徐秀才栖贤韵 其二。明代。释今无。久住芙蓉侧,前山竟少游。涧花朝亦采,松子晚方收。草屦因人出,禽声为客幽。堪嗟严子濑,徒有黑羊裘。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七十八。清代。朱仕玠。解箨声清迥不凡,欲参玉版践巉岩。千头觳觫穿林出,味苦难禁太守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