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台匣浅夜光微,井底胭脂入眼飞。栖凤独衔曦影宿,垂虹新向月明归。
经天铜柱高能艳,蘸水芙蓉冷自依。舞罢丽人轻一照,桃花还更着馀辉。
咏镜中灯 其二。明代。释今无。妆台匣浅夜光微,井底胭脂入眼飞。栖凤独衔曦影宿,垂虹新向月明归。经天铜柱高能艳,蘸水芙蓉冷自依。舞罢丽人轻一照,桃花还更着馀辉。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长相思二首杂言 其二。南北朝。江总。长相思,久别离。春风送燕入檐窥,暗开脂粉弄花枝。红楼千愁色,玉箸两行垂。心心不相照,望望何由知。
扈从郊庙因呈两省诸公。唐代。韩翃。丹墀列士主恩同,厩马翩翩出汉宫。奉引乘舆金仗里,亲尝赐食玉盘中。昼趋行殿旌门北,夜宿斋房刻漏东。明日驾回承雨露,齐将万岁及春风。
江上。唐代。李兼。晚来舣棹濒江侧,汀草苹花间红碧。无声画里更斜阳,匹练光中正秋色。云间落帆击高树,烟外牧牛横短策。黄昏渔火乱前村,犹有孤吟未归客。
夏日。宋代。陆游。病退身初健,时清吏更休。渴蜂窥砚水,慵燕息帘钩。棋局每坐隐,屏山时卧游。真成爱长日,未用忆新秋。
菩萨蛮二首 其二。近现代。丁宁。柳花风软黏春水,朱樱低簇长干里。双燕语斜晖,帘外人未归。昼沈银蒜悄,镜影青鸾小。惆怅画屏风,海棠和泪红。